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高考 - 正文
2006艺体类报考指南:中央音乐学院招考全接触
来源:fjsedu.com 2005-11-2 7:56:16 【字体:小 大】

中央音乐学院是我国音乐教育最高学府,每年的本科招生备受关注,2006年艺术类高考来临之前,本报记者对该校教务主任赵易山进行了专访。赵易山回顾了2005年招生情况,并对明年的招生做了展望:
 
  招生稳定 专业不变

中央音乐学院的招生规模是各艺术院校中最稳定的一个,一直维持在300人左右,2005年招生计划为340人,实际录取337人。去年报考的人数近3000人,几个传统专业,如钢琴、管弦、民乐、声乐歌剧考生报考比较多,报录比超过10∶1,古琴、竖琴等小专业,报录比也在5∶1左右。

  学校的专业设置近些年也十分固定,作曲、指挥、音乐学、钢琴、管弦乐、民乐、声乐歌剧是学校的传统学科,同时也是主力学科,由于下设分专业多,招生人数也比较多,管弦系招生计划为92人,民乐系招生计划为65人,但是分到具体每一项乐器人数仅是个位数。

  音乐教育、音乐治疗、音乐艺术管理等几个专业相对来讲属于年轻专业,最新开设的音乐录音、电子音乐制作专业是2年前增加的, 2006年学院即将开设(钢琴)乐器修造专业。

 如何考试 怎样报考

中央音乐学院的专业课考试实行三试制。初试对考生的淘汰比较多,三分之二的考生不能过关;复试和三试还要淘汰,人数要少一些,最后按照实际录取人数的1.5—2倍发放文化课考试通知书。三试是音乐基础能力测试,为全院统考,所有专业的考生按相应级别统考视唱练耳和乐理。

  报考中央音乐学院的考生,除可报考一个主报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外,还可自主决定兼报一个第二志愿专业,但是,兼报专业有要求,主要从三试的难度级别来限制。学院各专业三试难度级别如下:

  A+ 级:视唱练耳专业;

  A 级:作曲专业、指挥专业;

  B 级: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专业、钢琴专业、管弦系弦乐各专业(含民乐大提琴、低音提琴)、电子音乐作曲、电子管风琴专业;

  C 级:电子音乐制作、声乐演唱专业、民乐系各专业、管弦系管乐各专业、古典吉他专业、手风琴专业、打击乐各专业;

  D 级:音乐治疗专业、音乐艺术管理专业、音乐录音专业、提琴制作专业。

  兼报专业的三试要求应该同于或者低于主报专业,也就是说,第一志愿报作曲专业的考生可以兼报指挥专业或音乐学专业,但是考生一志愿报了音乐学专业,他就不能将作曲专业作为第二志愿。考生填写报名表时必须确定一二志愿的次序,如果两个志愿均达到录取标准,第一志愿优先录取。

  从2005年起,中央音乐学院实行网上报名,不接受现场报名和函报,没有条件上网的考生,学校招生办公室在规定时间提供网上报名服务。

录取考生 宁缺毋滥

中央音乐学院录取时以专业课成绩为依据,按各专业录取名额排队录取;文化课统考成绩分数线以国家公布的分数线为准,学院同时规定语文、外语的最低分数线。部分理论专业文化课统考成绩的高低同时作为录取的参照标准。学院多年来秉承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录取原则,如果考生的水平达不到录取要求,即使减少招生计划也不降低标准录取,综合素质高可尝试报考。

  在采访中,中央音乐学院校方特别提醒考生,该校并非只招收专业科班出身的考生,那些文化课好且有一定音乐基础的考生也可尝试报考。

  在选择专业时,传统专业因为专业性较强,需要考生有长期的音乐练习功底,就读于音乐附中的考生较占优势,而在实际报考中,各地音乐院校附中的学生也占考生多数。与传统表演专业相比,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艺术管理、音乐治疗等专业更偏重对文化课的要求,对专业课只要求相关的基本素质,因此,这些专业需要考生综合素质高。但实际情况是,许多音乐基础相当不错,文化课又很好的学生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具备了竞争考入这些专业的条件,丧失了进入音乐艺术殿堂的机会。

  该校每年都录取有高考文化成绩达到600分的考生。

相关提示

学费 中央音乐学院本科各专业、方向的学费标准为10000 元。

  住宿 家住北京市区五环内的新生,入学后需要走读。

  学制 作曲、乐队指挥、合唱指挥、音乐学、音乐教育、演唱、电子音乐作曲、音乐治疗等8个专业,由于学制需要,本科为5年。

  辅导班 寒假期间将开设策范围内的考前辅导班,考生及时关注报名信息。

学院今昔

 中央音乐学院是我国音乐教育的最高学府,创建于1950年,她的前身是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几所各具特色的音乐院系:燕京大学音乐系,华北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香港、上海的中华音乐院,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乐系等,主体是南京国立音乐院。1958年,学院由天津迁至北京,坐落在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原清醇王府旧址。

  中央音乐学院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音乐领域高、精、尖音乐人才的重任,具有强大的师资培养力量。在大学的248名专职教师中,博士生导师36人,硕士生导师174人,教授79人,副教授71人。高级职称人数占教师总数比例百分之六十以上。同时,国际著名音乐家如作曲家潘德烈兹基、指挥家小泽征尔、祖宾·梅塔、钢琴家阿什肯纳齐、小提琴家帕尔曼、大提琴家罗斯托洛波维奇、歌唱家贝尔冈齐等出任该校名誉教授,时不时来华授课。她是全国惟一进入“211工程”的艺术院校,全国高校首批博士点授予单位,2003年建立了全国艺术类中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学院拥有国内最大的专业音乐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料53万册。

  学校55年来,在国内外各种音乐比赛中,成绩斐然,共获得2028个奖项,其中,国际比赛获得奖励438项,国内比赛获奖1590项,为学院和国家争得了无数次荣誉。

  学院还与俄罗斯莫斯科音乐学院、法国巴黎高等音乐舞蹈学院、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大学、英国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德国汉诺威音乐与戏剧大学等世界著名音乐学院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学院学生都有机会到国外著名音乐学府学习。

  知名校友:殷承宗、刘诗昆、刘德海、李双江、鲍慧荞、盛中国、徐沛东、陈佐湟、谭盾、刘索拉、三宝、吕思青、李心草、郎朗。

  著名专家教师:吴祖强、杜鸣心、杨儒怀、于润洋、郭淑珍、周广仁、林耀基、林石诚、杨鸿年郭文景、叶晓钢、张立平、薛伟。

努力吧 争取进入音乐圣殿

——院长致考生的信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 王次炤

  亲爱的考生:

  你们好!

  1978 年,在你们还没有出生的时候,经历了 12 年艰苦的知青生活,我从建设兵团听到中央音乐学院招生的消息。从此,中央音乐学院这个每个学音乐的人都向往的圣地成了我梦寐以求的地方。我考上了!考上中央音乐学院成为我人生中最重大的转折点。

  那时的中央音乐学院仅有几座红砖楼,我们在很老旧的钢琴上练琴,在地板吱吱嗄嗄响的教室里上课,在图书馆用老78转唱片听世界伟大音乐家的作品,在大礼堂聆听改革开放不久后首批来华访问的世界著名大师讲课,他们有小提琴家梅纽因、斯特恩,钢琴家阿什肯纳奇,指挥家小泽征尔,大提琴家托特里……,虽然当时的条件还很艰苦,但是中央音乐学院一下子就把我们这批求知若渴的青年带到了国家最高音乐教育的前沿!

  作为文革后的第一批学生,我们当中很多人现已成为音乐界的骨干,有的成为世界著名的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理论家和教育家,有的成为国家级音乐团体和艺术院校的领导人。中央音乐学院成就了我们这代人一生的理想!当然她也使一代代步入这个音乐圣殿的人实现了自己的艺术梦想。

  和我当初进校时相比,现在学院条件有了很大变化,钢琴系学生的用琴已经是世界最好品牌的三角钢琴了;同学们可以在世界一流的音乐图书馆中坐在沙发里看 DVD ,用高保真耳机欣赏音乐,通过网络在电脑上阅读期刊与书籍、听音乐、看录像;高速的校园网把全球的音乐信息带到面前;学校的大音乐厅与室内音乐厅拥有国内最好的音响效果;学校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讲学,加上地处北京这个全国文化中心,非常频繁的各种艺术实践与国际音乐文化交流,应接不暇的音乐会、大师班、音乐节、学术会议、艺术展览……在中央音乐学院就学,使你在丰富的音乐生活与浓厚的学术气氛中成长。目前,不仅许多久负盛名的名牌教授,如吴祖强、杜鸣心、杨儒怀、于润洋、郭淑珍、周广仁、林耀基、林石诚、杨鸿年……依然活跃在中央音乐学院教学一线上,他们标志着学院的传统、实力与水平;新一代教师已经逐渐成长为教学骨干,特别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一流音乐人才,他们将创造中央音乐学院未来的辉煌……。

  关于中央音乐学院引人自豪与骄傲的优势实在太多太多!她也可能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毋庸置疑,她当之无愧地代表着中国最高音乐教育水平;其硬件与软件综合水平在全世界首屈一指,其整体实力跻身世界一流名牌音乐学院。她是大师的摇篮,也是每一个学音乐的人都应该努力争取进入的音乐圣殿!

  当然这里会吸引来自全国的优秀考生,入学竞争将会十分激烈,但是我认为,每一个对音乐充满热情的年轻人,不去试一试报考中央音乐学院将是人生中无法挽回的遗憾,因为你可能会因此错过了人生本来可能拥有的辉煌!26 年前,我也正是带着一线希望报考的这座音乐殿堂。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